與機構投資人談募資?怎麼談。
電影裡很常演在咖啡廳聊兩句,投資人就說「好!我投你兩百萬!」的夢幻戲碼,這種情境劇在現實生活不是沒機會發生,但在跟機構投資人聊募資時,近乎不會發生。
機構投資人必須向他們的股東負責,盡受託人之注意義務與忠實義務 (Fiduciary duty),因此決策要經過縝密的調研與思考,不可輕忽隨便,所以幾乎不可能一瞬間決定。到底向專業創投募資這件事情,從頭到尾有哪些關卡?過關斬將前,不妨先了解一下。
#接觸投資人
募資最常的起手式不外乎就是見投資人,如上次提到的,創業者需要先分辨適合自己的創投,然後再去接觸,會有助於提升一點成功機率。而要與投資人搭上線,除了自己主動開發外,透過其他創業者,或者是既有投資人推薦其他案子合作過的創投,都有助於提升信任感。當然,許多時候是創投主動出擊來開發案源。
#投資人盡職調查 (Due Diligence, DD) 與內部投資決策會議
經過幾次了解後,如果團隊與投資人有意願往後談,就會進入到 DD 階段。在這個階段,投資人會極力去取得評估所需要的資訊,不單只是包含產品或服務在數據上的表現,也會對團隊成員、市場...等諸多資訊,評估後多數時會產出一份投資評估報告,在創投內部的投資決策會議討論,決定參與與否以及期望放入的條款。這個期間可長可短,如果時間拉得較長,小秘訣是與投資人保持聯絡,並且將最新的更新讓投資人同步知道,避免才不會產生資訊上的落差,造成誤會。
#投資合約
在投資人回覆想要參與本輪增資後,故事大概進行到一半,也開始進入創業者較不熟悉的階段。於此同時,有個關鍵角色會加入,就是一位 #好的律師。從製作合約開始到完成,需要依賴創業者、律師以及投資方密切的溝通。如果負責案子的律師,對於投資案的熟悉程度不夠,或者溝通的不夠到位,都可能造成案子的延遲。談投資合約時,除了了解字面的條約意思,團隊可以多多想像這些條約對於未來公司發展的影響,同時也試著從投資人的角度去思考,為什麼需要者些條約去保護他們投入的資金。
#簽約打款與Closing
假如你一路過關斬將走到簽約,故事也到了尾聲,不過就像做投資一樣,現金落袋之前,一切都還說不定,務必要神經繃緊到最後一刻,確認資金已經進到銀行。在投資人打款後,團隊也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後續的文件處理,如股東登記以及章程變更等等。
談募資的過程,在以上任何階段,都可能發生你預料之外的事,來延長募資的時程,所以團隊在準備募資時,也務必預留給自己充足的時間 (一般來說建議還有 9 個月跑道時啟動下一輪募資,最遲不要低於 6 個月跑道),避免落入現金即將耗盡,下一輪資金卻尚未到位的窘境。
系列回顧
募資這件事,除了錢以外,你了解了多少:https://bit.ly/2FDVaHw
找投資人前,先知道投資人怎麼分: https://bit.ly/3o2Etaf
By Ching Tseng, AppWorks Associate
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,追蹤數超過2,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,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,...
「due diligence 報告」的推薦目錄:
- 關於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AppWor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
- 關於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臺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
- 關於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梁芷珊Canny Leu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
- 關於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
- 關於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
- 關於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
- 關於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blog/2019-04-11:Due Diligence 盡職調查.md at master 的評價
- 關於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7 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評估-Dr. Michel Chu - YouTube 的評價
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臺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
不得不佩服他們做空報告的 due diligence
#WolfpackResearch 的做空報告,請加入 line 社群 https://reurl.cc/Mvaz8L 領取~
愛奇藝遭控財務造假、年營收膨風500億!
https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58852/iqiyi-sec-fraud
在SEC行動之前,做空機構其實早已盯上了愛奇藝。今年4月,Wolfpack Research發布一份調查報告,指控愛奇藝早在2018年於那斯達克上市前便存在財務作假行為,且至今依然如此。
Wolfpack Research指控,愛奇藝透過浮報42%至60%的用戶,在2019年虛增了80億人民幣至130億人民幣的營收(約台幣338億至549億元),大約提高了27%至44%的營收,並透過膨風支付、購買影集的花費、資產收購等類別支出,掩蓋財務造假的事實。
同時Wolfpack Research調查1,563名愛奇藝目標客群發現,愛奇藝約有31.9%的VIP用戶源自小米、京東等合作夥伴,然而愛奇藝卻在帳目上紀錄了「雙重會員資格(dual membership)」,意即將理應屬於合作夥伴的部分列成自己的營收,並將支付給合作夥伴的金額計為支出,膨脹了帳面營收。
且不只Wolfpack Research相信愛奇藝財務造假,前陣子踢爆瑞幸咖啡的渾水研究,當時也在推特上表示參與做空愛奇藝,聲稱他們與Wolfpack Research研究愛奇藝超過一年,在一線城市進行廣泛的問卷調查,以及從廣告業者取得數據,相信愛奇藝浮報了營收、用戶數、收購價格以及內容交易價值。
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梁芷珊Canny Leu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
#轉載
#沈旭暉 #壹周刊
可以聽 ▶️▶️ https://youtu.be/86U0xAr2WmA
#恐懼是正中下懷
//2020年7月1日,北京眼中香港「二次回歸」的日子。港區國安法橫空出世,不少朋友非常鬱悶,真正的香港再也不能回來,已成事實。
但7月1日,太陽還是如常升起。身處大時代,Rule Number One,永遠都是處變不驚,對身邊所有荒誕不經之事,見怪不怪。維持自己的節奏,不要被set agenda,在社會、職場、學校、婚姻,這都是唯一的成功之道。
根據官方agenda,我們自然應該非常緊張、非常恐懼、非常重視國安法。但結構上,國安法的內容從來不是主菜。真正的主菜,是香港的管治模式徹底改變,放棄了港英時代行之有效的工具理性、邏輯思辯,取而代之的是中式大而化之的「依法」威權管理。由於國安法的出現方式,讓香港全無角色可言,傳遞的訊息清晰不過:只要北京喜歡,隨時隨地可以收回「一國兩制」的任何權力,甚或「一國兩制」本身。所以在北京眼中,這是給香港人的「再教育」,要香港人日後懂得知所進退,接受「底線思維」,哪怕「底線」經常搬龍門,法律、章程都是服務政治需要,但也只能默默接受,而不是像昔日那樣以捍衛法治、捍衛專業之名擇善固執,因為「國家利益」大於一切。這種管治模式,就是教科書常見的威權管治:也許形式上還有一些民主、一些自由,但那只是「民主元素」、「自由元素」,真正的權力核心,在於遠方,也只在遠方。
由於回歸23年來,親建制的民意依然結構性地落後,新生代的中國認同更是屢創新低,國安法也是北京默認了根據正常方式、統戰,反正也爭取不了民意,不如索性放棄這一環。口號雖然是「人心回歸」,手法卻是恰巧相反,承認了人心沒有回歸。所以在新香港,平息民怨、讓人民不滿得到宣洩的透氣口一類傳統管治智慧,都不再適用。「群眾鬥群眾」,成為抵銷民意不足的「有效」模式,因此種種文革式密報、劃清界線、上崗上線行為,配合「人民群眾」的全天候「監督」,在未來一段長時間,會成為主流。官方agenda,會希望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急劇降低,小報告、篤灰、特務文化成為常態,去瓦解由下而上的公民社會。走旁門左道的人,忽然感受到權力的亢奮,再缺乏任何監督、任何制約的環境,只會變本加厲,天天批鬥,這就是未來兩年的主旋律,必須有心理準備。
由於民意始終不利北京,如何打散公民社會的團結,也就成了重中之重,整頓各行各業精英、改變大眾媒體規範、讓教育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、讓政府各部門「依法」強化proactive執行力,會是未來兩年重點「工作」。因此,最受國安法影響的「一小撮人」,除了明顯有證據的「黑四類」,必然包括廣義有影響力的人,因為有了「依法治國」和「國家利益高於一切」兩大綱領,無論有沒有國安法,單是公安條例,或任何一條普普通通的法律,都可以「依法」打擊值得整頓的人,例如艾未未的罪名是逃稅。而當一個人有了千萬粉絲,即使完全不涉政治,也可以成為對象,例如范冰冰的罪名,也是逃稅。上有好者,全民逐漸會習慣自我審查、自我閹割,去避免觸碰「底線」:不只是有沒有突破官方紅線,還包括不要讓自己太有影響力這條實質底線。
弔詭的是,假如你是一個遊客,大概不可能從外觀感到香港已經被奪舍。表面上,歌舞昇平,一切如常,樓股暢旺,馬照跑舞照跳,完全滿足了殷海光《人生的意義》的最底層需求,直到大局底定。這大概就是二次回歸的劇本。只要中美鬥爭的大劇本,需要另案處理,不贅。
以上這些,身在其中的大家,自然心裡明白。但是否就只能長嗟短嘆?究竟2019年以來,真正的初心,在超越微觀政治的宏觀層面,又是甚麼?難道真的只有「順民、移民、暴民」?我們的節奏,應該是怎樣?
事實上,去年至今的整場運動,無論口號是甚麼,本來就是全球大變革的一環,不只是政治變革,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環。在未來世界,固定工作已不可能,各行各業都沒有退休保障,人工智能取代智力密集工作後,生涯規劃再也沒有單一方程式。因此,新生代擁抱改變的決心很大,不願依靠單一工作的視野也很清晰。無須依靠政府、建制、財團,也能自力更生,尋找人生的獨立自主,本來就是全球大趨勢。香港上一代的超穩定結構,到了下一代,早已不能持續下去,對下一代而言,這是「攬炒」的結構性基礎。既然忍氣吞聲,也不代表有一份保障一生的荀工,為甚麼不嘗試自行建立自己的事業,去儘量減少對政治環境的依附?
不少朋友開始談及移民。其實早在十年前,當媒體不斷炒作我是否「移民」新加坡,我就不斷說同樣的話:「移民」的概念非常前現代,早已過時。在過去一年,身在海外的香港人貢獻運動較多,還是身在山頂的離地港豬較多?即使我們同時持有加拿大護照、在新加坡工作、週末渡假到日本、飲食去台灣、子女在英國讀書、投資基金卻來自美國,對我們的「香港人」identity,有甚麼影響?當整整一年授課,都可以使用zooming,我們身在香港還是剛果,又有甚麼分別?假如我們沒有去或留的概念,本來就同時以幾個地理位置為家,以虛實相間的方式連結起來,無懼世事變改,這個不才是真香港?
威權政體能打壓的內容,從來有一個特色:永遠不可能訴諸普通法能理解的邏輯和文字。例如說《願榮光歸香港》不能在校園唱,那麼《海闊天空》呢?《Blowing in the Wind》呢?要是說「五大訴求」也不能說,5+1手勢呢?以五一為標記的衣服呢?難道五一勞動節也要取締?當抗爭的意識,已經植入骨髓,而政府無道,已成為common sense,抗爭的形式,已經大可進化,評論的需要卻大大降低,這才是be water的真諦。就像六十年代的波蘭、捷克,打壓只會比新香港更嚴重,但民間也總有方式維持下去。放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,這些方式無須「勾結外國勢力」,也自然能走向國際,連結海內外香港人。難道一定要重複「畫面好靚」的回憶,才能sustain?
即使你沒有走出comfort zone的勇氣創業、當slashers,不願意離開物理香港,連一個黃色頭盔鎖匙扣也不敢用,逼於無奈要當順民,甚至即使你是一位藍絲,只要你不屬於那20%的深藍社群,對香港還是很有價值的。因為在「新香港」,你反而要更思考一個切身問題:我身在那個環境,相對「新香港人」,究竟有甚麼相對優勢?假如你想不到,無論如何表忠,沒有其他價值,也只會成為condom。但只要你生存下去,香港人的長處,就依然能發揚光大。例如在中資公司,他們是否依然需要香港簽名負責due diligence?在官僚機構,他們是否依然需要具國際視野的創意思維,去同時應對愛國規範+國際規範?
不少朋友對新香港的「思想改造」最憂慮,即使是淺藍、中藍家長,由他們會否送子女到本地、非直資學校,身體最誠實,說明一切。但其實全球教育理念,早已confirm傳統班房、1 to many的19世紀普魯士式教學,已經嚴重過時。現在講求的是personalized learning、通過大數據讓每人被因材施教、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和發問,去建構每人獨一無二的知識體。但新香港推崇的,完全相反,以為靠syllabus、marking scheme、規管老師言行、辦學團體向校長施壓、家長學生互相監控一類行為,就能「打造」愛國新一代。誰也知道,不可能;反而靠抖音洗腦,還可行。由下而上、個人化教育乃全球大勢,不能逆轉,「新香港」把教育搞死,只會急速催生替代教育。有了網絡、有了對香港友善的國際環境,難道學習只能一成不變?
國安法最要打擊的對象,據說是勾結外國勢力。但香港卻是全球國際聯繫最強的地方,記得看過一個調查,大概每三、四個香港人,就有一個有廣義的國際聯繫:有親人在海外、曾在海外讀書或工作、有業務或投資在海外、甚或在僱用海外傭工……根本無須「勾結」,香港就是國際一環。2020年的香港,處於國際文明衝突的斷層,中國威權模式 Vs 西方自由模式接近水火不容,以大數據監控 Vs以個人私隱規範人工智能,會成為抉擇。只要國際網絡繼續存在,香港人自然而然的就融為一體,何須擔心一時三刻由上而下的高壓?
說了那麼多,意思很簡單:香港人早已融入世界「時代革命」,本來的方向一直堅持下去,已經足夠。Be Water,必須成為未來一段長時間的哲學,要揚棄的是對任何事情非黑即白的binary 思維,與及期望今天做這事明天就有結果的線型linearism。明白了這些,就會有持久戰的心理、生理和物質準備。
以下是我的選擇。說是否離開,諷刺地自從18歲生日,我反而從未試過如此長期留在香港,除了疫情原因,也是感到不捨。我的工作、居住範圍,一向同時在幾個地方,這是十年前開始的刻意規劃,今天大家自然明白為甚麼。因此,我自然不會因為新香港而改變,不會因為要宣示甚麼而不離境,更不會因為要宣示甚麼而不入境回來。對各位朋友,忠告也是一樣:建立一個跨地域人生基礎,進退有道,虛實相間,global+local,才是未來之道;不是說每人都要自己建立,但也可以進入已建立的天地。
至於甚麼「說會否說話小心點」,我的職業從來就不是寫評論,文字、video只是作為一個香港人的分享,只有理性邏輯,從前是怎樣,未來就是怎樣,對上崗上線的騷擾,我們應該有足夠成熟程度一笑置之。當人人煞有介事說一件荒謬的事,並不會令事情變得不荒謬;白色恐怖除了是他製的,也是自製的。根本每人都討論自己「安全」,已經中計,假如連這點EQ training也不能pass,香港人又怎能自傲?
至於工作,我一直相信全球香港人網絡就是一個龐大經濟體,足以生存、足以壯大,也足以回饋香港。這是一代人的共同機遇,相對於當所謂KOL,對我而言,這方面,反而應該是更能做實事的地方。說到底,北京是高度計算的政權(只是計算方式和我們很不同),我深信當香港人(而不只是香港)不能取代的價值得以彰顯,就是出現社會新契約的一天,所以,這是累積底氣的時候,不爭朝夕。
越是漫漫長路,越是平常心。未來兩年會尤其荒誕,但經過這經歷,才能千錘百鍊。大家坐穩,同步過冬。//
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
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
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
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7 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評估-Dr. Michel Chu -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
7 盡職調查 Due Diligence 評估-Dr. Michel Chu. 79 views · 1 year ago ... 給通勤族的飆股 報告 書 New 8K views · 1:24:52 · Go to channel · Sequoia's ... ... <看更多>
due diligence 報告 在 blog/2019-04-11:Due Diligence 盡職調查.md at master 的推薦與評價
四、財務報告制度和會計程式與控制. 五、稅收. 六、組織、人力資源和勞資關係. 組織圖,組織結構是否與短期的和長期的業務需要相一致;; 主要的經理人員 ... ... <看更多>